笔趣库

上架感言

《盛唐挽歌》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库bquku.com

8月1号书正式上架,感觉时间过了一个世纪。

这本书前前后后,酝酿了很久,又因为一些原因提前上线,老实说我压力还挺大的。上本书我就有过“历史小说该写什么”的问题,现在这本书,就是我给的答案。

历史小说,就是要写历史。

于是我采用了主线-隐线交错的手法,把主角方重勇设定为一个“观察者”的角色,给读者带来盛唐风物。

简单说就是前期多看多想少参与。

前半部写盛唐,后半部写挽歌,我起名字的时候,可谓是费劲了心思。尽量还原大唐真实的一面,它强大,它有自身的魅力,但它也有相应的问题,也是历史的产物,难逃历史的审判。

什么叫“盛唐风物”?

历史的记忆,是需要载体的。

可能是一张绢帛,可能是一张简牍,也可能是一幅画,或者一杯酒,甚至一碗饭。

历史是实实在在的,不是正史里的空洞话语,不是被人随意揉捏的是是非非。

衣食住行,这些可以表达盛唐风物。

诗歌与典章,也可以表达盛唐风物。

他们交相辉映,构成了大唐的盛世画卷。

这就意味着,本书很多篇幅,不会写传统的爽文剧情,也不会故意开车吸引眼球,打着“盛唐开放”的幌子写低俗剧情。

下半身那点事,很多人爱看,我也不是不会写,但作者不能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

作者毕竟不是读者。

这样写,肯定会让一些追求“爽点”的读者不爽。剧情会缺了装x打脸,甚至部分读者会因为自己的认知缺失,而认为作者是在乱写。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因为无论是什么书,都会有喜欢它的人,也会有不喜欢它的人。

这本书的内容和写法,本身就会过滤掉一批读者。而以目前的市场环境,这一类书,或许可以有所建树,但注定难爆火。

上本都督让我成为了五级作者,也让我领悟了流量的秘密。

我是草根,没有后台,没有团队,没有帮扶,也没有py交易。我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作品;我的路,也只能靠不断打磨作品走下去,没有别的办法。

历史小说陷入瓶颈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为了破局,很多作者开始变革求生,最常见的就是“套皮换核”。

历史事件很复杂,想写清楚来龙去脉,需要一定写作功底和写作逻辑。但是套一层皮以后,事情就简单了,历史只需要大概就行,剩下的就按真正的内核去写便可以。

比如说历史都市文,写的是都市;历史黑道文,写的是黑道;历史官场文,写的是似是而非的官场。读者们不熟悉古代,但他们很熟悉现代,套一层皮写现代故事,很容易引起共鸣。

然后我就在想一个很让人无语的问题:历史文作家,为什么不去写历史呢?明明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写。

历史文作者把历史写得无趣,那肯定是作者的问题啊,怎么能怪历史故事不好讲呢?

b站安州牧的历史系列视频(如南北朝),都可以有大量的粉丝,那些故事,没有任何创新,全都是史实,史书上记载的史实。

为什么有人看,还有那么多人看?问题出哪里了?

问题就在于很多历史文作者,并没有把心思花在对历史逻辑的研究上,没有把心思花在对历史事件影响的研究上。因为没有做功课,所以没有东西写,因为没有东西写,而稿子必须要有剧情,所以就只能以别的方面剧情作为填充。

比如女人啊,比如装逼打脸啊,比如配角全部都围着主角转啊,不一而足。不是作者喜欢这么写,而是因为前面所说的原因,不得不如此。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携剑远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库bquk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在水浒做奸商明末:边军不退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大唐小说家我在异世界召唤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我在三国逆转乾坤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乱世种田日常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谍战风云录:大宋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带着美女闯三国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大宋小农民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HP)Forgive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朕,乃万岁!大明风流谍海无名金玉满唐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继兄不善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最狂上门女婿朕,剩者为王倒拔三国春枝缠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臭县令朕怀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