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库bquku.com
老了十几岁,黯然登车,出城而去。
这一次与以往不同,夏竦很清楚,此次离京,恐再无归期了。
再说范仲淹致仕,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就是他的“好队友”欧阳修。
欧阳永叔前一次跟风上表,被赵祯回旨臭骂了一顿,心中不免郁闷。心说,老范都能辞,你使劲的挽留,韩琦那小子也跟风了,为啥偏偏骂我啊
但不想,隔了几个月,京里传来消息,范希文已辞,醉翁立马来了精神。
有戏
不过,这回他学聪明了,没直接上表,而是先给范仲淹写了封信,信中祝贺范仲淹“脱离苦海”,还说老哥你等着,我这就找你去
可把范仲淹吓了一跳,立马回信:老弟别闹你老实呆着吧,够乱的了
除了欧阳修,这段时间,范仲淹还接到不少友人的来信。
韩琦的信紧随欧阳修而至,信中对范仲淹表示了慰问,还隐晦地问起还是否有再次起复的可能,并表达了拳拳爱国之心。
之后是庞籍,这位多年旧友对范仲淹致仕办学倒没说什么,不过,却给自己的那个捣蛋儿子讨了个好老师。信里说,你若办学,我儿子就交给你了,教不好,我回去找你算账
转眼冬月即过,适逢腊月年关将至,初七,赵祯下旨赐尹洙礼部尚书职,准其致仕休养。
尹洙的辞奏几个月前是和范仲淹一起递上去的,但是当时风急浪涌,思量之下,二人一同请辞目标太大,怕受人非议,尹洙的折子就暂时压了下来。
范仲淹已经致仕,尹洙也旧事重提,再次请辞。为此,赵祯专门派人问过范仲淹,得知尹洙之疾确实不适合继续为官之后才准的。
而同时,赵祯还批准了另一个人的请辞杜衍。
庆历新政杜衍被罢相之后,就有致仕之心,赵祯多方考量之下一直没有同意。如今,既然范希文已经辞了,就没有必要再绑着杜衍了。
要知道,这位老倌如今已是七十岁高龄了,也该回家养老了。
哪知道,杜衍接到准辞旨意的当天就给范仲淹去了一封信:
三月花开日,
陈酿退封泥。
请君城头立,
一翁映日西。
信里说的很明白,三月花开之时,让范仲淹备好美酒,城头相迎,老哥我映着西阳就找你去了。
赵祯知道此事之后颇为郁闷地向李秉臣抱怨,怎么这帮人都不爱当官,反而一个个都往范卿身边聚拢呢
李秉臣抿然笑道:“官家怕是心里高兴得紧呢”
“我高兴什么”
“陛下您看啊,这些致仕老臣,虽不能再朝堂继续为国出力,却不忘追随范公脚步,发挥余热,继续为陛下选材。此等幸事,当圣心甚慰才是啊”
赵祯点点头,心说也对,有范仲淹、尹洙、杜衍这批大儒治学,说不定真能挑出几个栋梁之才。
“听说范公已经去信山东孙复,益州王方。如今泰山先生已经回书,开春就要入京了。”
“哦”赵祯一声轻疑。“如此算下来,岂不是说,范希文的书院还没开讲,名儒底蕴就已不弱太学了吗”
李秉臣掩面一笑,“陛下这回可是有热闹看了,太学与范公所办书院同处京师,必有一番比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