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库bquk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41章
坐在前头大堂里的宋公子和俞公子正一面喝茶,一面谈及刚刚说完的故事。两个年轻公子为什么经常往茶楼里跑呢?真相只有一个,那位俞公子是这座茶楼的东家。
俞家世袭安国公,跟程家一样,是追随开国皇帝立下功勋的勋贵,但两家后辈的发展不大相同。程家世代都是将才,程君泽的父亲也曾是叱咤疆场的良将,
前些年受了伤身子不好才回到京中休养,到了下一辈也有程君泽撑着程家门楣。而俞家后辈没什么将才,到了俞清睿这一辈上,都是读书走科举的路。
俞清睿上头还有长兄,不用他撑门户,他自认在读书上天分有限,虽按部就班的读着书,
但更多的精力却放在经营家业上,
这座茶楼就是他一手经营起来的。正是因此,俞清睿才结识了宋遇平,也是他引荐宋遇平拿到了景王府的帖子,有了景王府诗会扬名,宋遇平顺利解决了胞妹的婚姻大事,今日便是特地来感谢俞清睿的。
俞清睿跟宋遇平结交也不图他什么,见他特地感谢自己,连忙摆手,道:“宋兄才华过人,出人头地是迟早的事,我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宋兄这般倒叫我惭愧了。”
宋遇平摇头,
道:“对俞兄而言是举手之劳,可于我兄妹却实在是难事,若没有俞兄相助,舍妹的姻缘还不知要何等坎坷。”
宋家兄妹的事俞清睿是知道的,只是先前嫌弃宋家家境贫寒,
如今又因为宋遇平的才名而上门提亲,准备迎娶宋玉茹,虽不能算错,但未免太过凉薄。俞清睿将宋遇平视作好友,也就直言道:“那赵家前后的态度未免相差过大,日后不知是否能善待宋姑娘。”
宋遇平倒不怪俞清睿多话,这本也是他担忧的事,可婚约是父亲定下的,不能轻易解除,先前赵家不满意宋家,可也从未提过退亲的话。赵家这么做,无非是不愿担背信弃义的名,姑娘家如何熬得过男子,这么做就是逼着宋家主动退亲。他是想过退亲的,可那样一来对妹妹的影响太大,何况他在京城扬名之后,赵家主动提婚事,本就有婚约在,他们无法拒绝。
“我也只得尽我所能考取功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