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第二百一十二章 杨赐

《汉末之天下》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库bquku.com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人生命有限,而知识无边无际,用有限的生命用追求无限的知识会让人很疲惫。

什么事情都不要绝对化,要适可而止,永远有人达不到的东西,何必苛刻。

儒学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学问,其中的政治、文化、礼仪博大精深,刘凡必须精通。

刘凡并非这个时代的士人一样,完全忠于儒家。儒家也有一些他不认同的地方。

所谓食古不化的腐儒非常少见,儒家能掌握话语权,甚至成为政策制定人的人都是非常聪明的。

从三北直躬就能看得出来,有的儒家官员特别清正廉明,但大部分儒家都将自己的聪明用在了家上,而不顾国的安危。

事实上应该说,亲亲相隐最大的弊端就是让地方宗族势力做大,使家真正的凌驾于国之上。

魏晋时期,世家发展至巅峰。永嘉之乱后,东晋时期有这样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

王是琅琊王氏,马是皇室司马氏。晋元帝司马睿曾一度“欲与之共分天下”。

“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废。万物都存在某种限度之中,儒术并非只有一个答案,骠骑大将军可以自己参悟,或许骠骑大将军已经体会到了。”杨赐笑着说道,表示无能为力。

每一个对儒家经典书籍注解的人,在那注解上都含带着自己的情绪。

简单的问题大同小异,深奥的问题千差万别,还有标新立异的,还有别具匠心的。

两汉经学颇有争论,许多经学大儒在注解经书方面各抒己见,即便是一脉相传,也不例外。

在杨赐看来,有的人可以去教导,有的人不能刻意的去教导,特别是在深奥的儒学上面。

刘凡变法的法令独树一帜,但这种不被王公世家认同的法令,对寒门百姓、对国家却有无限的好处。

这足矣证明刘凡的思路清晰,杨赐不会用自己无所谓的言语去干扰他。刘凡现在不明白,是因为年纪尚小,等阅历丰富之后,有些问题,自然明了。

失败是潜在的成功,刘凡这次变法虽然失败了,却将变法的思想推行了出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若刘凡还有机会变法,法令的传播将更容易。

人做事情的起点要高,宁愿做不成,也要谋大事,小事成功了意义也不大。

“既然如此,公可言吾此次变法失败的原因。”

杨赐参与校对勘正熹平石经,天下间除了蔡邕,对熹平石经最了解的应该属他了。

杨赐知而不言,刘凡无法,只能言谈些别的话题。

杨氏世代为鼎臣,杨震畏四知,杨秉去三惑,杨赐议论切直,杨彪名震四海。

身为天下最负盛名的世家,却能做到四世清流,若天下世家都如此,强汉绝对会蒸蒸日上,国力碾压此时同样在动乱之中的罗马帝国。

可惜天下世家太多,杨氏只能代表很小的一部分。

“骠骑大将军急于求成,幸好顺利脱身了,没有被吾一语成谶道。”杨赐语重心长的说道“就算没有张角之乱,卿也不会成功。当今之世,世家为主,豪强为辅。天灾,叛乱四起,屡屡平叛,屡屡不止。边境异族年年寇边,朝廷以其微小,不派兵卫戍,豪强以坞堡壁垒起,屹然成为国中之国,百姓税中外有税,尽失朝望。昔秦赵氏还为主时,高祖项羽等英雄豪杰便萌生推翻之志,今日局面和秦末何等相似,裂土封疆者大部分都七窍玲珑,忠君爱国的志士仁人,随时都会变成盗名暗世之徒,试问?在百年不遇的乱世中,谁没有问鼎之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重回年代赶海打猎》《买活》《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黑之书》《灾变卡皇》《我是一颗武装卫星》《贼天子》【笔趣看】《官人官色》《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

几回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库bquk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清末土司王朕,乃万岁!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在水浒做奸商谍海无名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玄天宗修行记事大唐小说家大明风流我在异世界召唤臭县令朕怀孕了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朕,剩者为王继兄不善带着美女闯三国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金玉满唐乱世种田日常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明末:边军不退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家娘子太体贴春枝缠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谍战风云录: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