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第四十章 高谈阔论

秦枫前世,各大网站,自媒体,各类撰文,都对明朝官吏坚持不加商税,导致国库空虚,最后亡国,都持批评态度,几乎众口一词的抨击。

眼下,大华情况与明朝,几乎同出一辙。原来事情并非后人看到的那一点,那一面。并非是文官单纯拒绝收商税。而是他们,想攥住收税的权力!

想想也是,收税乃国家之根本,读书人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国库空虚,国家千疮百孔,然后走向覆灭。毕竟他们是这个国家的管理者,统治者!连纳捐功名收钱的法子都用上了,又怎么会单纯不准收取商税呢?

太监要想在大华各地顺利收取商税,必先要夺得权力。太监是皇帝私奴,又有锦衣卫协助。权责在手,行事自然嚣张跋扈,多数地方官府,只能屈从配合。

有收税之名,有皇上撑腰,有锦衣卫出力。内阁,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权,就渐渐旁落太监之手!

皇上通过太监,能直接控制地方官吏!内帑超过国库,内阁想用钱也要求恳皇上,皇上因此也可与内阁掰掰手腕!

内帑丰厚,说话就硬气!太监在地方能办事,腰杆就硬朗!

至于一些胡作非为,抢班夺权哪有顺理成章的?

所以,皇上不但会容忍太监,甚至是暗中支持!即便某个太监惹出个大事,抓回来处罚一下,再换个太监去!

宫里什么都可能缺,就是不缺太监!

这收的何止是商税,是权力和金钱!皇上怎可轻易放弃?

所以,后世人说皇上昏聩无能,为何会纵容太监在外胡作非为?那是因为,屁股没在龙椅上,就悟不出皇帝的心思。

而文官集团却看到这点,所以想要拿回地方权力,财政。首要就是拿到商税收税权!

平心而论,地方官吏,有御史,言官,锦衣卫等机构监督。又有大华律令约束。行事会按章法,要讲规矩,多少有些顾忌!

而各处镇守太监,无法约束,无律可循,镇守太监的职位,在大华官薄上都找不到!对与不对,就是皇上一句话。

加之太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只要能收钱,啥都能干,啥都敢干!

有时候,南昌镇守太监汪公公一句话,甚至比巡抚舒大人的话,还管用。

所以,让太监回宫,地方税收全面交给官府,是正当之举。

但这种争抢,归根结底,还是皇权与相权为首的文官集团之争!

文官集团也不能直接去抢皇上的钱袋子。目的太明显,人家不干。

所以只有用祖宗成法,对皇上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农税不能加!商税不能收,还有太监为祸地方,皇帝要想做圣君,就得先取消商税。

皇上被圣君之名吸引,如果应了。太监都召回宫去。国库依然空虚,皇上内帑更空虚。怎么办?就该朝廷名正言顺去收商税了!

文官集团就能再次掌握地方权力,掌握钱袋。

国家就此,走向繁荣。

这是理想。

大明有段改革历史,从经济角度讲,非常成功。就是张居正时代。

张居正能改革成功,首先也是大权在握!正如他自已所言:我非相国,而是摄政王!没有这份独断权力,他的各项措施,根本不能执行。也就没有那个时代的仓禀实足!

张居正时代,是大明中后期,国富民安的最好时代。

想必,大明后期的文官集团,也想这么做。只是后来夺权夺上瘾,权力还未一统。矛盾就集中爆发。

大明,亡了。

如今的大华,和明朝末年,何其相似。

孰是孰非,不生在这个时代,哪里懂得这个时代的无奈?

这些学子的策论,引发秦枫无限感慨。连主位桌上陆明对唐宫的点评都没有听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库【bquku.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到古代当豪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朕,剩者为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臭县令朕怀孕了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大宋小农民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家娘子太体贴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HP)Forgive春枝缠谍战风云录:大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倒拔三国金玉满唐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明末:边军不退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朕,乃万岁!继兄不善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明风流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谍海无名带着美女闯三国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我在异世界召唤清末土司王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乱世种田日常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