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第七十章 工业革命需要的市场

在一处百户所屯田所在的地方,落于北平与通县之间,此地以种植小麦为主。

北平周边一带,田亩半数种植小麦,其余黍稷稻粱合计占半。

朱高炽和唐云并肩而立,身后跟随了唐云的随从,自己的随从,以及朱能,李彪,此地的百户官,总旗官。

田地里已经充满绿色,但却是令百姓们痛恨不已的野草杂草,人们用锄头一块块的除去杂草。

也有的军户用牛翻地,让土壤变得疏松透气,甚至有等不到耕牛,自己父子上阵靠人力犁地。

“田活辛苦啊。”

朱高炽感叹道。

“小王爷能怜悯百姓,实在是北平百姓之幸也。”

唐云满脸的理应如此。

对唐云的说法,在场的众人深以为然。

朱高炽也没有反驳。

大明的统治者在二十一世纪是落后的,但是在天地君亲师的时代,头上至少还有一层精神的枷锁。

有精神道德的约束与社会风气的督促,比起周边的统治者,和同时代西方的统治者比起来,那可真就还算得上是个人。

大明藩王要是跑去百姓家睡人家的女儿,无论农户是否愿意,都会遭到社会风气下意识的反感,引起文官的弹劾。

西方对这种行为,学者则是吹捧,甚至包装一番,成为流传世界的童话故事,刻画成平民上杆子巴结贵族,洗白了西方贵族的形象。

总之,在十四五世纪,一个爱护百姓的统治者,对百姓的确是幸运的。

“唐朝的悯农诗,前元汉民的所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谓道尽了百姓的艰辛。”

朱高炽一脸的悲天尤人。

在稳定的社会下,一个具备道德的贵族子弟,下面的人理应会发自内心的喜悦。

果然。

听到年少的大公子的感叹,周围的唐云,朱能,李彪等,乃至张全皆露出笑容。

“种田之艰辛,乃无解之事,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日偷懒少出一分力,他日就少收获一分。”

唐云觉得是读书人矫情,不应该让大公子性格太过柔软,虽然对自己是好事,可既然称自己一生世伯,于是当仁不让的教导起来:“而我朝军屯之犀利,已远超以往历朝。”

同样说起卫所之事,唐云比起朱能的角度更高些,明朝卫所终明一朝,关乎国家根基,朱高炽听得认真,都是宝贵的经验。

“是因为我朝军屯法下,让军户提供的士兵数量最多?”

比起唐云对卫所的得意,朱高炽倒没有此人内心的心情。

“不止如此。”

唐云摇了摇头,解释道:“自古屯营之田,或用兵或用民,皆是与军伍之外,各分兵置司。唯我朝之制,就于卫所所在闲旷之土,分军以屯堡,且耕且守。”

换做一般人,哪怕是自家子弟,唐云可没这么好的脾气,如今却是一脸的兴致勃勃。

能教导好未来的燕王,在他眼里是极其荣幸的事。

虽然小王爷才十四岁,连世子的名分都未定下,不过这些不是迟早的事情么。

身为家中长子,自然继承家业,在朱高炽面前,唐云非常的有耐心,说的详尽。

“以十成力而论,军中七成精力守城,三成精力屯耕。但有军情,朝发夕至也,是于守御之中而收耕获之利,法之犀利唯我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库【bquku.com】第一时间更新《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唐小说家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明末:边军不退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朕,剩者为王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谍战风云录:大宋乱世种田日常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倒拔三国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金玉满唐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我在异世界召唤朕,乃万岁!玄天宗修行记事春枝缠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最狂上门女婿我家娘子太体贴大明风流我在水浒做奸商大宋小农民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臭县令朕怀孕了(HP)Forgive谍海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