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第37章 祖训(第1/2页)

《大明道士天子,但是在永乐》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库bquku.com

文华殿中,一句“日本,石见银山”似是一盆透心凉的冷水浇灭了在场所有人的野心。

在场的文臣全数小心翼翼地看向朱棣。

此时,这位杀伐果断的皇帝,脸上流露出挣扎之色。

见到这一幕,杨荣立时上前:“陛下不可!”

“日本乃是太祖亲自定下的十五个不征之国,若是如安南一般,有不忠不义之举,出兵倒也合乎礼制。”

“如今怎可为了掠夺金钱而出兵?”

“这不是王者之师的行径,更不是天子该有的作为!”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朝鲜、日本、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腊、爪哇、湓亨、白花、三佛齐、渤泥等国列为“不征之国”。

并在《皇明祖训》中说: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

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

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

换言之,只要十五个“不征之国”没有主动进犯大明的行为,后世皇帝就不该出兵。

之前朱棣出兵安南也是事出有因,占据大义的名分。

建文元年,安南国相黎季犛杀其主自称太上皇,立子苍为帝,并改名胡一元。

明廷误信安南王陈氏嗣绝,封季犛为王。

不久,故安南王之孙陈天平来奔,季犛佯请陈天平归国为主。

换言之,朱棣出兵是因为安南王族请大明出兵,至于后来占了地方就不走,那完全是因为安南王自愿的。

若是没有这个大义,朱棣未必会出兵,即使郑和下西洋很需要安南作为休息的补给站。

朱悟净冷声道:“没有不忠不义之举?我看未必吧?”

“若是没有侵犯我国,那么沿海的倭寇来自何方,太祖为何要在山东设置五十余卫,我大明沿海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备倭军?”

“瓦剌、蒙古南下掳掠是不忠不义,是侵扰百姓。”

“倭寇入侵沿海地区就可以被原谅吗?”

听到这话,朱棣有些心动。

他不太想直接违背祖训,但也知道变通。

无论是借口出兵安南,还是施行津贴制度,抑或是钞法改革,都是在不违背祖训的前提下,施行自己的政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金玉满唐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大宋小农民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在异世界召唤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乱世种田日常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大唐小说家倒拔三国最狂上门女婿大明风流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春枝缠明末:边军不退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我在水浒做奸商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玄天宗修行记事朕,乃万岁!清末土司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继兄不善带着美女闯三国臭县令朕怀孕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家娘子太体贴(HP)Forg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