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今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库bquk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82年7月,正是夏耕时节。
刚为早稻忙活完的李家村人,又要开始勤勤恳恳为插秧忙碌。
已是傍晚时分,那一片片望不到尽头的水田,四处散落着忙碌的身影。
从苦难年代走过来的人,深知粮食的重要,所以把田地里的活看得格外重。
周根站在田埂上,看着别人都在忙碌,急得直跺脚。
他们家的秧苗今年长势格外好,得抓紧种下去才行。
可他们家没牛,没牛就没办法犁地,而插秧第一件事便是灌水犁地。所以他只能等别人家忙完了,借人家的牛把自己那两亩水田犁好。
周根很着急,却只能忍着。
同村的李有才说今天晚上牛就能借给他们,他打算打着手电筒都要把家里那几亩田给犁好,明天一早就把秧苗种下去。
从地里回来,周根先进了厨房,拿起水瓢直接从水缸里舀了半勺凉水,咕噜噜咕噜喝下肚后,才来到客厅,对正在挑黄豆的妻子说了自己的打算。
听到丈夫说要打着手电筒把地犁了,魏如兰不赞同。
“手电筒才那么点光,万一不小心伤到了怎么办?要不还是明天吧,李有才不是说今天忙完牛就能借我们吗?”
她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老人,不小心被耙子刺穿了脚跟,没多久就去世了,后来听人说是因为什么破伤风。
她也不懂什么是破伤风,只觉得太恐怖了,明明血都止住了,人却还是没了。
听到妻子这话,周根很生气:“万一明天李有才忽然要用牛,我们岂不是又得等上两天?还插不插秧了?”
魏如兰:“……”
不否认丈夫这话有道理,加上魏如兰向来不敢反抗丈夫,只能同意。
“行吧,就听你的。”
见妻子妥协,周根便不再说这事,改而问:“你女儿怎么样了?”
两人是夫妻,周根却说‘你女儿’,一切皆因两人其实是半路夫妻。
十六年前,魏如兰的第一个丈夫意外去世,婆婆和小叔子又容不下她和女儿。没办法,经人介绍,她带着女儿嫁到李家村,和家庭极度困难娶不上媳妇的周根结成夫妻。
带着拖油瓶嫁人,魏如兰也非常有自知之明,并未指望周根能多真心对自己的大女儿。在她看来,只要愿意给个地方住给口饭吃,她认为就做得很好了。
这十几年,周根也做到了。
魏如兰叹了口气,告诉丈夫:“前天彻底退烧了,但人还是虚弱得很。”
“都躺了五天了还没好,乡下人哪有这么娇贵的。”周根意见很大。
丈夫话说得难听,但魏如兰不敢吭声。
在丈夫发泄了一通后,魏如兰才讨好笑了笑,“医生不是说她积劳成疾,还伤了元气,好起来是需要点时间的。”
周根当然知道,但依旧不满冷哼了声,故意提高嗓门抱怨道:“可真是会挑时间生病,一年那么多日子,偏挑农忙的时候。”
魏如兰看着只隔了一个木门的房间,知道这话肯定被屋子里的女儿听了去,不过她并不在意。相反的,她其实也差不多是这想法。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那么多日子可以生病,偏偏挑这时候。
这时节多忙啊,要把晒干的谷子拖去镇上的粮所交公粮,要收豆子,要育秧苗,要插秧……
往年这些事都不用她操心,有大女儿操持。今年大女儿一病,全都压她肩上了。
去粮所交公粮的时候,还因为秕谷清理的不够干净,被粮所的干部批评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