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趣库】地址:bquku.com
无论什么时候,朱能都响当当地为永乐撑起了一片天。
雄毅伟略的朱能,八尺高的身材,却一副儒将的做派,三十出头就已晋位成国公了。
朱能自幼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袭父职任燕山护卫副千户。洪武二十三年随燕王出塞,以敢
战深入而崭露头角。靖难起事,率军杀出王府,和丘福、张玉夺北平九门。靖难时的滹沱
河之战,率三十多骑冲入南军的长兴侯耿炳文阵内,丈八长矛左右翻飞,所向披靡,打乱
了敌军指挥中心,以致朝廷十几万大军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燕军北人居多,兵临淝河之际,不胜暑热,屡战屡败,大家纷纷议论回师北平,以图再举,连燕王也动摇了。朱能忽地站起,手握剑柄道:“汉高祖十战九败,终有天下,我
等随殿下举事以来,连战连捷,京师已近在咫尺,胜利在望。今遇小挫即返,仓皇而退,
倘朝廷大兵随后追来,诸位将军,思虑过项上人头吗?”
朱能一番话,点醒梦中人,也镇住了所有的将军们。燕军本就人少,长期出奇兵而孤军深入,在道衍谋划下,绕州过府,犹如一柄利剑,直插朝廷的心脏南京。此时一退,若真形成了元嘉草草的老鼠过街之势,又岂止是诸位将军的人头不保呢!
燕王正没奈何,朱能的话,就像是为他注入了强劲的力量,他的底气立时就足了:“是
乃英雄所见,敌将盛庸疲于应付,黔驴技穷,我等振奋精神,一鼓作气,不日即抵长江,
震慑京师。”
果然,燕军大举南下,攻下南京。朱能论功封成国公,食禄二千二百石,位在淇国公
之下。靖难三年,永乐的数十员战将,仅有丘福和朱能两人晋封为国公,张玉因战死而追
封为荣国公。
内阁阁员杨士奇,三十上下岁,白净的脸,粗黑的眉,看上去就让人觉得干练、豁达、
踏实,可以依靠,可以谋事。年纪不大,一副雍容优雅、敢于担当的做派。他看看左右,
觉得有些话也该拿到桌面上了,遂拱手道:“成国公所言也正是微臣之所虑。陛下承继大
统已近二年,因国无储君已使得朝廷内外议论纷纷。前日臣和几个朋友在酒肆小酌,就听
得旁桌在说什么‘阳光映帝京’的童谣,臣参悟不透个中奥秘,如是有人故意所为,恐怕
就有着僭越之嫌了,惟愿陛下纲绪伦常,早定大计,以绝小人妄生议论之资。”
那么沉重敏感的话题,那么重大非同寻常的议论,在京师的小儿口中传了几个月的童
谣,在杨士奇那里竟成了轻轻松松很淡然的几句话,真是不得不佩服他的讲话技巧和举重
若轻的处事风格。
杨荣点头,投过来深深的赞意。永乐还是头一次听到什么童谣之类的东西,感到惊讶,
又觉事出有因,他马上意识到,已经有人在这里大做文章了,就像当年的靖难,已到了快
刀斩乱麻、该做决断的时候了。
解缙发现了皇上态度的微妙变化,情势正变得好起来,他还要烧一把火,烧一把祖孙
的情感之火,让皇上更坚定立长的信心。他学着杨士奇,趋步上前,故作轻松的、不经意
道:“陛下,臣前几日在内阁当值,见了天生睿智的好圣孙了。六七岁的年纪,背诵起《论语》比臣还熟,见了臣写的字就嚷嚷着要和臣学呢!”
这把火还真的就烧对了,还烧得很是时候。
一想到天真活泼的长孙朱瞻基,永乐一下子像是卸去了久拖不去的沉重包袱,笑逐颜
开,连殿里的空气都温和了。
皇上对长孙的喜爱,溢于言表,大臣们见过也习以为常了,闲暇时也乐得逗弄那个聪明的小贵胄。金忠说,皇上和长孙的相契那叫天缘。如今,六七岁的朱瞻基和皇上更近了,
只要是处理完国事一下朝,小家伙就会随在皇上左右,张口闭口皇爷爷,那其乐融融的温
馨甜蜜仿佛永乐已不是皇帝,只是一个大家族中普普通通的爷爷。
自从就任淇国公,成为大明朝廷武班的第一人,丘福的愿望像是彻底实现了一样,那
股子战场上大树将军的大气再也没有了。他本就和高煦要好,又受高煦之托,恨不能马上
把这个太子的尊位争到手,交予高阳王。所以,他对一切推举高炽的人都大加敌视,包括
金忠,包括解缙,以及在他们身边站脚助威、跟着鼓噪的人。
他拿金忠没办法,虽位至国公,但皇上跟前言语的分量未必比得上金忠,单就一个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不可以离婚》《放学等我》《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穿书后成了狼孩》《神话版三国》【穿越九九】《闻此一生》
《武英殿》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库bquk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