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第六十章 开启3级声望

闻听日军于拂晓时分,再次攻城,所有人当即全部站直了身体,等待旅?32??高致嵩的命令。

高致嵩面色严肃,沉声道:“我不知道今天大家还能不能活下来,但是我高某人有一句肺腑之言,要告诉大家。”

“若是中华门失守,高某这六尺血肉,一定宁死不退,若是能够选择谁活谁死,高某一定死在众兄弟之前,抗击倭寇,寸土不让!”

“抗击倭寇,寸土不让!”

“抗击倭寇,寸土不让!”

一时间,仅剩下的数百人,全部群情激奋,视死如归!

欧阳、周卫国、顺溜和宋学义等人,同样如此。

有众兄弟相陪,就算血洒三千里,又有何妨!

话音落下,所有人再高致嵩的带领下,登上城楼,准备战!

由于前面两道瓮城的残垣断壁阻挡,中华门第三道瓮城,处在日军炮火延伸之外,日军的重炮、山炮、榴弹炮一时间没有了用武之地,只能够用小口径的迫击炮进行覆盖式的轰炸。

守城的压力,也小了许多。

高致嵩喊道:“所有人,集中火力,给我优先干掉鬼子的机枪手和炮手!”

当即所有的火力全开,数百人爆发的战斗力和火力,不亚于上千人的攻势,压得日军靠近不得。

“砰!”

顺溜更是一个优秀的打击手,88狙击枪反复开火,仅他一人,便干掉了二十多名日军,战绩彪炳。

立时让欧阳想起了我军历史上的一代狙神,张桃芳,抗美援朝战场,上甘岭战役中,一人一枪,单兵战,连续33天,400多发子弹,击毙敌军214人,创造狙击历史的一个奇迹和高峰。

欧阳心想:“若是能够召唤到张桃芳,再加上现在的顺溜,两大王牌狙击手,那将是一件多么拉风的事情,对了,冷锋的狙击枪法,也是吊炸天的存在。”

战斗从拂晓时分,一直打到夕阳西下,连续打退了日军的十七次进攻,击毙日军人数超过400人,击伤人数更是超过了700人。

反观我方伤亡,也是不容乐观,占据20米高的城墙之利,再击退日军十七次的进攻之后,我方战斗人员数量,已然不足400人。

从一个旅,外加欧阳的一个营,加起来近3500人,如今仅剩下不到400人,伤亡率,已经跌至冰点。

~~~~~~~~~~~

~~~~~~~~~~~~~~~

南~京卫戍司令部,战会议室。

最高指挥官唐生智,看着高挂在墙上的委员长画像,心头焦虑无比,有满含着无力。

从今天白天开始,各部的伤亡名单和阵地丢失信息,不断地汇聚到他这里。

“司令,第159师罗师长来电,其所部战士,阵亡率超过了6成,以不足1500人!”

“第57军副旅长李兰池将军来电,太平门被日军攻克,历经三个小时的激战,再次夺取太平门的阵地,只是所部官兵伤亡惨重,近乎弹尽粮绝,希望司令能够派人送来兵员和给养。”

一则则的不利的消息,让唐生智,头如斗大,心中着实愤恨不已,战况不容乐观!

旋即唐生智将南京城内所剩不多的兵力,全部派遣各方。

“命令第88师262旅旅长,朱赤,率领所部官兵,火速增援中华门!”

同时,日军华中方面军的最高指挥官,松井石根发来了最后通牒。

唐生智向参谋喊道:“小鬼子欺人太甚,让我们放下武器投降,和平解放南京?我去他~姥姥~个嘴”

~~~~~~~~~~

~~~~~~~~~~~~

12月10日,深夜。

欧阳独自离开了藏兵洞,抬头望着天空,一轮明月高悬其上,皎洁无比的月光洒落在这满目疮痍的中华门之上,无数个弹孔和被炮火轰击出来的焦黑,无比清晰地显现在欧.

现在欧阳目光之中。

欧阳麻木地抚摸着这些伤痕,心中不停地问自己,“难道抗日战争,真的还要历经8年吗?”

8年抗战,中国大地牺牲了无数的爱国志士,3000多万的同袍,死在了这段历史长河之中。

“叮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库【bquku.com】第一时间更新《抗战之召唤猛将》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HP)Forgive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我在水浒做奸商最狂上门女婿谍海无名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宋小农民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乱世种田日常谍战风云录:大宋大唐小说家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玄天宗修行记事我家娘子太体贴继兄不善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清末土司王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朕,乃万岁!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朕,剩者为王金玉满唐倒拔三国我在异世界召唤春枝缠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明末:边军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