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第18章 京城争论国策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库】地址:bquku.com

京城的冬天异常寒冷,他一个南方人习惯了湿冷,很不习惯北方那种干冷,空气干燥,他的鼻子有些痒痒。

王夫之搓着手进来了,嘴里说道:“仁远,没想到这北方的冬天这么冷,我的手都被冻僵了。”

周仁远笑了笑,指着桌上的茶壶说:“这茶壶里的水还是热的,你倒一杯热水捂捂手。”王

夫之见状直接把双手捂在茶壶上,眯着眼说“真舒服啊!”他捂了片刻,看见周仁远一直在看着窗外,笑了声“怎么,刚过了三天你就着急了?”

周仁远的视线收了回来,大方地承认道:“我能不着急吗,我的奏章已经交到皇上那里三天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王夫之呵呵一笑,“你那么大的手笔,皇上可不大好决定呢,再给他点时间,我想皇上一时还没想清楚,就是想清楚了,这不还得和大臣们商量着办么,别急。”

周仁远双手一摊,无奈地说道:“也只能如此了。”

驿馆门外突然传来声音,“圣旨到,朱由榔接旨!”

周仁远和王夫之高兴的相对一视,难道皇上已经看过奏章,要召见周仁远?周仁远整理一下衣冠,急忙跑到门口,一看传旨的是熟人高起潜,便跪在地上喊道“臣朱由榔接旨!”

高起潜笑眯眯的看了他一眼,展开圣旨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桂王朱常瀛忠心体国,无私奉公,急朝廷所急,特册封世子朱由楥为郡王安仁王,四子朱由榔为郡王永明王,布告天下,钦此!”

周仁远又一声高喊“谢皇上隆恩!”接过了高起潜递过来的圣旨。

“起来吧,王爷,您现在可是有封号的王爷了,老奴以后可不能再称呼您小王爷了,呵呵!”高起潜谄媚地扶起周仁远。

周仁远拱拱手,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塞在了高起潜的手里,笑着说:“高公公,这大明的郡王满地都是,本王在京城以后还少不了你高公公的关照不是?”

高起潜一听倒是满受用的,神秘地对着周仁远耳边轻声说道:“王爷,您想想看您的封号是永明王,哪个亲王郡王的封号里有咱大明朝的国号,听说皇上为了选您的封号还真费了不少心思。”

周仁远一听觉得有理,“老奴再告诉您件事,”高起潜又凑了上来轻声说道,“昨日,皇上下旨罢免了首辅温体仁温大人,旨意上只有三个字‘让尔去’,听说旨意到温府的时候温大人正在吃饭,温大人听到旨意后筷子都掉地了,那温大人的表情,嘿嘿……”高起潜捂住嘴巴偷笑。

周仁远送走了高起潜,拿着圣旨,一边走一边低头思索,怎么回事呢?崇祯给了个封号就完了?“砰”的一下,脑门撞在了门前的柱子上。

“哈哈哈……”王夫之见他的窘样大笑起来,“怎么,封了郡王高兴的路都找不到了?”

周仁远进屋,把圣旨往边上一丢,“不就是个封号么,没什么大不了的。”说着拿起茶壶倒了杯热水喝了起来,这一喝烫的周仁远哇哇乱叫。

王夫之这下没取笑他,说道“仁远,我还是那句话,关心则乱,你要有耐心!”

此时的乾清宫,崇祯呆呆地盯着桌上周仁远给他的奏章,他已经连续反复看了两天了,自从他第一遍看完这份奏章后,心里像燃烧着一把火,然后又像一块冰冻的他浑身发抖。

只见这奏章上用蝇头小楷书写着“臣桂王朱常瀛之四子朱由榔泣血禀奏我大明天子陛下:元末太祖皇帝以一布衣出身,为解救天下苍生,为恢复汉室江山,不畏生死,不避艰险,带领众人起兵反抗暴元,征战数十年,驱逐残元,开创我大明基业,四方安定,百姓归心。成祖皇帝亲征漠北,打击北元,开疆扩土,大明疆域何增其多。郑和七下西洋,万国朝觐,我大明何等荣耀。仁宗,宣宗继位,贤臣辅佐,百姓休养生息,从而有”仁宣之治”。而后我大明又经历“土木堡之变”,大明由盛而衰,一蹶不振!后虽有万历中兴,然朝廷混乱,肖小当道,皇帝怠政,置天下苍生与不顾,致使关外女真崛起,成为我大明最大隐患。又因阉党作恶,把持朝政,天下文臣风骨尽失,武将贪生怕死,百姓心中已再无大明二字……幸上苍可怜,由我皇继位大统,给大明带来一丝希望,可天下人心早已崩分离析,天灾连年,祸乱四起,我大明已陷入四面楚歌之悲惨之境。臣弟思之则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望我皇亲贤臣,远小人,以重振我大明江山,还我大明百姓一康泰社会。臣弟有三策献上,一是迁都,二乃议和,三曰开放海禁,水师北上。迁都乃请皇上还都南都南都,以京城,山海关,大同保定一线组成抗击满清的第二道防线,议和乃是与满清议和……开放海禁乃是与西洋贸易……”

崇祯想着这洋洋万言之字,在冰火中煎熬着,这时兵部尚书杨嗣昌前来叩见,他指了指周仁远的奏折,问道:“杨尚书,前日里朕给你看的内容你回去后思考的如何了?朕这堂弟奏折里的三策可行吗?”

杨嗣昌一脸倦容,搓搓面颊,苦笑一声答道:“皇上,这位王爷的建议真乃……怎么说呢,是要惊天动地的,他就不怕和我一样背上‘汉贼’的骂名?恐怕此文一出,天下人都要说着位王爷是朱家败类了,还有皇上,这藩王干政可是大罪!”

崇祯点点头,想起前几日杨嗣昌提出议和的主张就被朝廷大臣骂他是汉贼,这个提议就被放下了,崇祯又有点不甘心,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和最信赖大臣有共同点的藩王,不想这么轻易就放弃,“杨尚书,朕的意思是你同不同意他的观点?”

杨嗣昌是个官场老滑头了,“这……这个还真不太好说,要不请永明王前来一谈,到时也把黄御史请来?”

崇祯知道当时反对议和最凶的就是左佥都御史黄道周,黄道周为人耿直,在朝中素有威望,只要把他说服了,事情就好办了,于是崇祯点头表示同意。

当周仁远被急召入宫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他再次踏入乾清宫,发现崇祯身边多了两个大臣,一个三十几岁的大臣笑眯眯的看着他,而另外一个五十余岁的老臣则满脸严肃,眼神里却是不满之色。

“臣弟叩见皇上。”周仁远又要下跪。

崇祯连忙阻止了他,说道:“都是自家兄弟,以后见面你就不要再跪了。”

周仁远心里很是高兴,就是啊,来见你这个皇帝三天两头要跪还真是麻烦。

“这两位一位是兵部尚书杨嗣昌杨大人,一位是左佥都御史黄道周黄大人。”崇祯介绍着。

两人对着周仁远弯腰请安道“下官杨嗣昌黄道周见过永明王!”

周仁远急忙一拱手,“不敢,不敢,两位大人不必多礼!”

“都坐下说话吧!”崇祯吩咐道,眼神再一瞄边上的王承恩。

王承恩马上领会领着一帮小太监全部退出了乾清宫,心里想“这永明王怎么像个锦衣卫,每次来都搞的神神秘秘的。”

屋内待大家都已坐定,崇祯正待开口,黄道周却先开炮了,“王爷,你这迁都之说可是要皇上学南宋的赵构偏安一隅?这大明难道被满清攻打下来了?”

周仁远心里想,哟,上来就是一个大帽子,你这是暗指我是秦桧喽,心下也不恼怒,慢悠悠的答道:“黄大人是吧,小王问你一个问题,我大明在辽东有多少将士?满清有多少军队?”

“我大明在锦州有两万将士,宁远有一万将士,在山海关有五万,满清大概有十几万军队!”黄道周随口便答了上来。

“那我大明军队可否凭着八万将士进攻满清呢?”

“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我们只能防御!”黄道周摇摇头说。

“好吧,那你说满清每次进攻锦州,山海关的军队可曾调度过?”周仁远见黄道周已经在按着自己的思路走了,便继续引导着。

“那不曾,满清鞑子阴险,如果调动山海关的军队,鞑子再来个长途奔袭山海关,山海关必将不保,到时京师危已。”黄道周这点倒是不含糊。

“所以,每次锦州被围,朝廷调动的都是京城附近和山东附近的军队前去支援,本王说的对否?”周仁远问。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明月出天山》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库bquk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倒拔三国带着美女闯三国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乱世种田日常继兄不善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我家娘子太体贴大宋小农民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我在异世界召唤(HP)Forgive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最狂上门女婿朕,乃万岁!谍海无名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清末土司王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朕,剩者为王大明风流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春枝缠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唐小说家玄天宗修行记事金玉满唐谍战风云录:大宋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