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玖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库bquk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薛家拿到稻草,就又开始忙碌起来,大人们忙着收拾秸秆还田,薛柳就带着薛米韬和春儿照顾兔子和给柿饼捏心。
如此这般又忙活了半个月,三分荒地都薄薄的覆盖了一层秸秆,而这时柿饼也已经挂晒的差不多了。
薛柳仔细观察了一下柿饼的外观,是时候可以开始进行下一步了。
薛兴贵忙完地里的事,就一直期待着柿饼,每天都要来问薛柳一遍,柿饼成了吗?能拿去卖钱了吗?
“这第一批的柿饼已经差不多成了,最后再密封上三五天,等柿饼上挂上糖霜,就算是真正的成了。”
他们每隔7天去山上摘一篓筐柿子回来,刚好分了7批,同一批次的摘回来当即削皮挂晒,如此反复,直到树上的柿子已经熟透,不适合做柿饼了,才不去了。
“这柿饼真的能出糖吗……?”薛兴贵心里对侄女已经很是信服,养兔子也成了,做柿饼也成了,只是一听柿子能出糖,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薛兴贵知道如今家里欠着债,大家日子都过得苦,吃不饱穿不暖,马上就要过冬,衣服都没几件。
这阵子家里的粮食全靠大姐薛荷花偷偷接济,不说林家那恶婆婆得嘴脸,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他看着大哥每日愁眉不展,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迫切地想替家里分担,如今见到这柿饼已经成形,早就迫不及待了。
薛柳肯定的点点头,糖霜会有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取得成果前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薛柳心里有计划,所以一点不慌。
她一开始筹备做柿饼,就是奔着赚快钱去的。柿子卖完这一季节,就要等明年了,这不是一个能细水长流的买卖。
所以她最初的想法,就是让这柿饼走“贵价”路线,在古代“糖”就是硬通货。
只要带上“糖”的称号,那就是奢侈品,并且更能博取眼球,所以这最后一步必不能少。
薛柳将柿饼一一摘下,整齐的码放在竹筐里。他们柿饼做的多,竹筐装满一层就换一层,最后竹筐叠起来,竟然也有一人高了。
薛柳给每一层竹筐都盖上麻布,放到背阴处,期间不许家里人掀开看,等五天之后再揭布。
五天后,所有人都被吊足了胃口,薛兴贵更是摩拳擦掌,誓要做第一个揭布的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