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第20章 第一个吃螃蟹(第1/2页)

第20章第一个吃螃蟹

苏杭为自己重生后选择的第一个赚钱方式,是文学。

文学,几十年后,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已经是一个陌生到有些陈腐的词汇。

正经人谁搞文学啊!

这年代,却还不算过时。

选择的原因。

就苏杭自身的情况来说,主要是门槛低,有纸笔足矣。

另外,苏杭也有基础。

每一个从小爱读闲书的少年,大概都不会缺少家梦。

苏杭也一样。

曾经上学的时候,幻想过,但觉得这件事太高不可攀。

待到辍学了,步入社会,千禧年之后有一阵,青春文学大爆发,看着同样是早早辍学的年轻人一本书就能赚上百万,为此引来一些专家苦口婆心地帮着分析少年人乍获如此巨款该怎么花,苏杭难免羡慕。

于是开写。

那时候才二十啷当岁,精力旺盛,心态也在,凭借少年时的积累,断断续续地写,虽然没搞出什么名堂,但也陆续发表了几篇,赚到不少零花。

然后就是现在。

回到1995年,苏杭还发现自己多了两大优势。

两世为人的阅历。

以及,锐化记忆所带来的足够博识。

博闻强记,这是很多优秀家都具备的一个特点,因为只有脑子里能拿出足够多的东西,才能在大幅度删减组合后,依旧写出好的文章。

苏杭也算有亲身体会。

通常,精心准备的十分素材,能用到文章里的,只有两三分。

道理延伸,若是只有两三分的积累,再次压缩之下,肯定是写出不好东西的。

苏杭大致判断,现在的自己,对比曾经偶尔写东西时的状态,已经不只是十分的积累,十二分都是少说。

外在方面。

这也是一个挺适合搞一搞文学的时代。

因为时代的限制,书报杂志还是一种很重要的娱乐方式。又因为时代的开放,千禧年前后,又可谓书报杂志的一次市场化大爆发,虽然很多的因循守旧在浪潮中被淘汰,却也冒出了一大批销量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精品。

苏杭印象最深的当然还是青春文学。

曾经的时间线上,青春文学的概念是在2000年之后才明确提出,起点是早几年《萌芽》杂志的新概念文大赛。

这场持续多年的热闹赛事不仅让一本月度销量只有万余几乎要无以为继的杂志起死回生,最高销量一度突破50万大关,还造就了一大批名利双收的青年家,甚至很多年后,家还进化成了导演,继续名利双收。

1995年的现在,青春文学还处在萌芽状态。

不是没有。

任何时代都不缺少青春,当然也就不会缺少青春文学。

只是没有明确的概念。

苏杭觉得,自己可以试着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想想啊。

青春文学第一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重生入官场,草根变凤凰重生93:拎着麻袋去捡漏全球资本家:从大学开始当首富凡人的平凡一生官场小白到主政一方编外的特工视频通万界:开局猴哥上榜踏准风口成巨富渣夫处处护寡嫂,我靠兽语成国宠!炮灰:女友前世是病娇小男娘国运求生:娇弱的我靠幸运值带飞不当舔狗后,她哭着跪求我回来萌宝大佬不好惹,打着奶嗝躺赢了神级傻婿妻子不愿意给我生孩子却给情人生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浮萍透视医武在身的外卖骑手离婚协议撕三次,带崽二婚他哭崩了穿越七零,我带着养子跑路了惊!天机门小公主又在摆摊算命一人:拘灵遣将?亢金龙娘!修真大能在校园爱吃狗香肠的小奇哥的新书假千金出狱后全家都被逼疯了梦想成真却是1958我一堂堂演员绑定个曲库有啥用?降龙传转世到香港之我是明星重生做股神请你,记得我来过绝世神龙臭弟弟,下山来祸害你师姐啊说好演反派,你怎么假戏真做了?凡人寻长生:科学修仙录爹死跟娘被拐改嫁我养大弟妹成家所有人偷听我心声改变悲惨未来穿越六零:丈夫带我进城了七零不做冤大头,下乡赶山娶村花民国穿越女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