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第三百六十一章 熊孩子刘启

《大汉储君》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库bquku.com

“陛下,自身毒来了一群僧人,臣以为应该立即诛杀,不可留下一个活口!”张不疑杀气腾腾,毫不客气说道。

毕竟老爹交代过了,遇到宣称有神通的妖邪人物,绝不可留。

尤其是身毒过来的,那更不行了。

刘盈倒是挺淡定的,身毒的僧团,那不就是佛家早期的僧团吗?

他隐约记得,这个时候,释迦牟尼应该入灭了。

貌似门人弟子又进行了几次集结,把生前所讲的法门撰写出来。

按照原本的历史,要到东汉时候,佛教才会大举传入。而这一次汉军早早反击,提前几十年击败了匈奴,开通了西域。

加上刘盈鼓励开拓,汉地的商贾率先进入了身毒。

而惊觉旁边还有个庞然大物的僧团也派出人员,前往汉地传法。

就这样,刘盈提前邂逅了佛门。

“师兄,这么长时间,都是朕鼓励汉人走出去,却不想有人能来汉地。仅凭着这一点,就该见一见,你直接喊打喊杀,是不是有些过了?”刘盈笑呵呵道。

张不疑把头一摇,“陛下,要诛杀这些妖人非是臣一個人的意思,张相那里也是这个看法!”

“张苍?”刘盈好奇道:“他怎么说?”

“张相说这些妖人主张破家遁世,说什么解脱苦难。汉家历来主张入世,要济世安民,匡扶君王。他们所讲,皆是邪佞之说,必然会惑乱人心。应该及早诛之!”

刘盈沉默了片刻,又问道:“那车骑将军是什么意思?”

废了太尉,改行五军都督府之后,刘盈设了一些将军,自大将军以下,隶属五军都督府,平时辅佐军政,遇到了战事,则督兵出战。

灌阿目前是车骑将军,虽然地位不如大将军显赫,却是在主持五军都督府的日常政务。

“陛下,灌阿的意思,身毒那边不过是蛮夷而已。所谓僧人,不过是巫师一类的妖人,我汉家本就不信这些东西,陛下若是怜悯他们,不想诛杀,也要尽快驱逐。少时我汉军自会去讨伐身毒!”

刘盈沉吟了一下,“你们都主张杀?就没有想留着的?御史台呢?”

张不疑道:“郅都请旨,希望亲自处斩,晁错也请旨前往!”

刘盈脸都黑了,朕身边怎么都是这样的货啊!

“那,那陈相呢?”

问到了陈平,这下子张不疑无奈了。

“陈相倒是说,见见也无妨。区区蛮夷,还能以夷变夏不成?”

刘盈一听这话,顿时喜笑颜开,“听听,还是老臣持重,更有自信,这方是宰相气度。去,把陈相请来。”

张不疑也不敢抗旨,只能下去,把陈平请过来。

刘盈和陈平倒是聊得很开心,等陈平离开,张不疑迎上来,“仲父,你怎么能答应陛下见妖人啊?”

陈平呵呵一笑,“陛下的心比谁都明白,区区妖人蛊惑不了陛下。”

张不疑迟疑道:“仲父,始皇帝也曾英明睿智,可是到了晚年,还是沉溺长生,被徐福这等妖人哄骗!陛下虽然还在盛年,可天下一统,大局已定。追逐长生,也是有的。身为朝臣,当匡正君道,万不可让陛下一时糊涂,铸成大错!”

陈平哈哈大笑,“本以为你们这些小辈只知道胡来,没想到竟然还如此正直!”

张不疑把眼睛一瞪,冷哼道:“仲父,莫非你忘了?我们这些人可是陛下亲自教出来的。他跟我们说了那么多大道理,要是他自己表里不一,我们可是要跟他好好争论一番的!”

这话一出口,陈平不由得浑身一震。

他终于意识到了什么……像灌阿,夏侯灶,樊伉,也包括他儿子陈买。

这帮小崽子都是最早跟着刘盈的,大家伙一路长起来。

刘盈不光教了他们很多本事,也跟他们说了许多道理。

最最关键,这帮小崽子还没少拿这些道理对付老一辈。

灌婴、樊哙、夏侯婴、周勃,他们可都尝过父子易位的酸爽。

正道直行,百折不挠。

义之所在,一往无前!

刘盈这么教他们的,也是这么干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青春唤不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库bquk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谍海无名继兄不善最狂上门女婿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在异世界召唤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臭县令朕怀孕了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带着美女闯三国金玉满唐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春枝缠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宋小农民朕,乃万岁!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我在水浒做奸商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HP)Forgive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大唐小说家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朕,剩者为王倒拔三国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明末:边军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