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季秋,炖羊肉、焖排骨、红烧肘子、炙牛蹄等正应时节,若是错过实在可惜。
三人找足各种理由狠贴了阵秋膘以后,阿余成功将自己的肠胃吃出了毛病,一天下来跑了七次茅房。
郎中叮嘱在彻底好前断不可再大鱼大肉了,得养一阵子。
乔琬听得连连点头,记下了一应忌口食物,又引以为自己与阿年戒之。
一是为了养胃,二是吃腻了荤腥油物,开始馋那口清新鲜嫩的野菜了,因此在某个清晨,乔琬捧着大把挂着剔透露珠的野菜回家,后背篼子里还有满满一篮。
一问才知,是跟着隔壁邱娘子去到后山亲自摘的。
摘的当下没管那么多,乔琬看到什么眼熟的都摘了回来,现下拿出来分类装好,发现有秋葵、蕨菜、荠菜、马齿苋、木耳菜...还真不少。
或凉拌或清炒或做纯菜煎饼,一连几天,清粥小菜,将近日来身体里累积的油腻尽数排出了体外。
阿年和乔琬倒是觉得新鲜好吃,下粥也清爽,每天要花大力气的阿余吃得一连几天面如菜色,练拳时手脚无力。
她向乔琬诉苦:“咱们晨起吃的菠菜汤与荠菜烧饼,午间又是炒冬瓜和凉拌秋葵,晚食总不该又全是绿的吧?”
“小娘子,师父说练拳得吃饱,我这几天睡觉都是饿醒的呢。”
乔琬哄她:“今晚就让你吃锅子。”
今日是初一,监生们放假,乔琬也沾光得个休沐日,可以自行安排晚间时光。
阿余得了许诺,喜滋滋择菜去了。
吃什么锅子?自然不能是油辣的。
遵从大夫的嘱咐,饮食要清淡。乔琬将泡了一下午的大米分出一半,倒入研钵研磨细腻,另一半铺在砂锅底,混合磨好的米浆大火煮开,等煮到开花后去米留汤。
看不见米粒,浓稠顺滑,这便是粥底火锅,又称“毋米粥”。
以粥糜为底,涮菜喝粥,食材下锅顺序皆有讲究。
其实按当地人的做法要将清远麻鸡剔骨熬成上汤,加入一年以上香米大火焖煮两时辰,待粥米完全酥烂后,用网筛滤渣沥出粥水。
只是现在条件有限,鸡汤有,其他二三没有。
到了晚间,红漆木色的小桌案上摆了满满一桌子,一人一口小砂锅,菜有枸杞叶、茼蒿叶、白贝、花甲、虾子、黑鱼片,两碟嫩牛肉取的牛身上雪花、肥胼部位,一碟片成薄薄片的嫩猪肝,还有一碟马蹄豕肉滑并一碟牛筋丸。
乔琬还用剔下来的鱼皮做了道凉拌鱼皮,口感脆爽酸辣,伴着芜荽的清香,嚼起来咯吱咯吱的很是开胃。
阿余见到真的有锅子,高兴坏了,忙前忙后端来碗筷,又主动替乔琬调蘸料。
乔琬嘱咐,吃之前先舀碗粥喝,此谓提气暖胃。
然后按照海/河鲜、荤菜、蔬菜的顺序依次下锅烫煮。
浓浓的粥水可将海鲜烹出的鲜味锁住,与粥水融合,否则,蔬菜中的水分太多,会失了鲜味。
肉只要新鲜的牛肉和豕肉,打个鸡蛋进去和新鲜牛肉搅拌均匀,烫熟后牛肉嫩滑无比,自带一股奶香味。
蔬菜吸收了粥底中前序食材的油脂和鲜味,最后再打个鸡蛋下去,喝碗融入了各食材精华的粥收尾,回味无穷。
三个人关了大门畅畅快快地吃着,吃着吃着,阿年忽然就哭了。
起初小小声抽泣,隐在砂锅的咕嘟咕嘟里,众人专注自己眼前的锅子,无人察觉,后来幅度越大。乔琬察觉了,侧头询问,谁知问后对方更加难过,最后“哇”地一声,筷子啪嗒掉在地上。
这可吓坏了两人,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按阿年的性子,又是会憋在心里不说出来的。乔琬忙柔声哄着对方,指挥手忙脚乱的阿余去取帕子,不小心取来擦灶台的脏帕子,又被乔琬给拧了回去。
阿年看着兵荒马乱的两人,又忍不住破涕为笑。
“怎的了这是?总不至于好吃哭了。”乔琬给其顺背,有意使气氛轻松点,打趣道。
阿余重新拿来乔琬的干净帕子,乔琬接过,擦去阿年脸上泪痕和嘴角残渣。
方才哭得太急,这会阿年还在止不住抽抽噎噎,不时打个嗝儿出来。
闻言,颇为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嘴,看着因担忧自个的小娘子和阿余:“这、这粥,从前在家我娘也会做。”当然食材不可能有她们现在吃得这么丰富,但味道和口感总是差不多的。
原来是想家了,乔琬满目怜惜,“你是岭南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库【bquku.com】第一时间更新《国子监后门的火锅店》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