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次榜下捉婿后》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库bquku.com
六年前,令安县主和探花郎的故事轰动京城,风靡一时。他忽然得了启点,灵感乍现,以二人故事为蓝本扬扬洒洒写下一篇《多情美人俏书生》。这话本自第一次问世,便得满堂喝彩,一众听众纷纷要求加场。
那段日子,畅欢楼一开门便是讲这本子,讲到夜幕落下。楼里所有说书先生都被要求学这本子。说书先生都要说吐了,可听众没听够,仍不让换本子,且总有没听过的听众慕名而来,畅欢楼桌椅有限,招待不暇,只能让客人抢订座位。最后以至于楼外来了些用心不正之人,蹲点抢订座位,之后再高价卖出,挣得盆满钵满。
这样的热闹维持了足足一月。后来这本子人气还是高,却总比不上巅峰。钱奎又是灵光一闪,提出根据这本子排一出戏。
畅欢楼规模不小,楼里有个小戏台。时不时会有些贵人订席办宴包场,爱看戏的便会请个戏班子来这小台子上唱。
畅欢楼李老板是个很精明的生意人,听了这建议二话不说,对外宣布闭店一月改建戏台,同时雇了一个戏班子来编创这出戏。
李老板派人在京中各处宣传。待到畅欢楼重开那日,又免费开放戏厅一日,《多情美人俏书生》也就在这掀翻天的热闹中成功首演了。为防止像之前那般人气下降太快,这戏每月只演两日,吊足人胃口。
钱奎心思也活泛,时时留意令安县主的消息,每次尤宪捉婿,他都会及时跟进,写出新剧本,如今这戏共六幕十八场,“俏书生”一场换一个,正好对应尤宪的六年十八次捉婿经历。
有这样的创新能力,畅欢楼在上京酒楼中再无敌手,钱奎成为畅欢楼二当家,这些也都不足为奇了。
但他们赚这银子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为,有一日,令安县主蒙面出府,来外面寻欢作乐了。
如若你问尤宪,“你觉得自己是个小气的人吗?”
她一定会说,“当然不是啊。”
她并没有嘴硬。她虽瞧着是个娇蛮小姐的壳子,但其实心里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非常高。这一点在她当年亲眼看完按照自己事迹排成的戏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冬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库bquk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