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库bquk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得经过科举考核。如果仅仅因为投了君王之好,就能得富贵荣华,后人又将如何看自己的儿子,那不是隋炀帝吗
“这个苏子乔究竟是什么身份”弘治黑着脸色问。
徐灿:“陛下,臣已经查得清楚,这个苏子乔乃是保定府秀才,今年刚得了院试头名,进京参加乡试。对了,前几日京城士子围攻顺天府衙门时,管辖禄米仓的锦衣卫百户军官胡顺正是他的岳丈。一个有功名的士子,为了富贵,竟然同军户联姻,可见此人人品之低劣。”
打蛇附棍上,徐灿顺便阴了锦衣卫一道。
“秀才,还是头名案首顺天府事件的百户军官的女婿”弘治也知道顺天府那件事锦衣卫处置得不错,虽然他对这事一直没有表态。可内心中,对锦衣卫所办这事非常满意。
又听说苏木是个有功名的读书人,且拿了今年院试第一,脸色就缓和下来。
弘治皇帝对读书人一向看重,心道,原来这人是儒家门徒,应该不是一个不知道轻重之人,或许,事情并不像徐灿所说的那样吧。
对于东厂和锦衣卫,弘治一想警惕,他们的话,弘治也只信六分。
至于太子出去学武一事,自己儿子的性子弘治最是清楚,你越是反对,他越是来劲,真真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人。
当下就挥手让徐灿退下,心道:还是得亲眼去见见太子和那个苏秀才究竟在干什么才好。
于是,接下来几日,他首先把朱厚照关在西苑好几日,又授意让人将刘谨等人暂时调开。
今天恰好是翰林院学士杨廷和侍太子讲读的日子,原来,太子的侍讲官本是由三个大学士担任的。可阁老们事务繁忙。于是,日常教导太子的职责大多由翰林院的学士们担任。
对于无官无职的杨学士,储君自然没有敬畏之情,听了一节课之后,朱厚照就推说身子不好,散了堂,一个人偷偷跑出了皇宫。
太子前脚出宫,后脚就有人将此事禀告皇帝。
估计是跑苏秀才那里去了,弘治皇帝沉默片刻,立即让徐灿下去安排,自己则和杨廷和一道换了便装,微服出游。
对于皇帝这个决定,徐灿自然欢喜。太子私自出宫可是不得了的大事,而杨学士又是个鲠直之人,这事若是闹开,太子身边的人只怕要换个便。不但如此,锦衣卫也会有大麻烦。
至于苏秀才的生死,他并不在乎。
一个小人物,对堂堂东厂厂公而语,也不过是个名字罢了。
此刻,在小天井里。
苏木一笑:“好了,废话就说到这里了,我还有几日就是乡试了,得抓紧时间温习功课,你回去吧。”
朱厚照:“不成,我好不容易出了一趟容易吗。我那浩然之气还没有养呢这几日本公子都会过来。”
苏木没好气地说:“随你,我要开始今天的功课了,这样,你已经将大学读完了,从今天开始就开始学中庸吧。”
“这中庸和上乘武功有些什么关系,怎么又是读书啊”太子显得非常不满,前一阵子学大学已经将他弄得快崩溃了。
苏木严肃地看着朱厚照,开始一本正经地胡扯:“中庸者,中是中正,不偏不倚,庸是普通,平平常常。就好象武艺,无论你使出什么花巧招式,最后打到敌人身上,也不过是一拳、一掌、一爪或者一脚。最后那一击,必定是平平常常。中庸者,规矩严整,事行有度,凡事不可偏激。就好象我们和人交手时,每一招使出,力量都不能使足,如此才能留有后手,才有余力随机变化。力道使老乃是武功夫大忌,否则一旦落空,就再没有翻身的余地。”
听苏木说得云山雾罩,朱厚照精神一振,细细体会,只觉得苏木所言简直就是至理名言,余味悠长,神色也严肃起来,一揖:“多谢子乔教我这一等一的武艺。”
“不用谢了,还是老法子,我念一段中庸的原文,然后讲解,你再抄一遍。等你将中庸学完,浩然之气自然大成。到时候,寒暑不侵、百邪不入,健步入飞,内外兼修当不在话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