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库bquk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全能天才”的卓越印象,似乎没啥特别需要加强的地方。
但是,此次决赛碰上技术顶尖的田军之后,俩人别的方面势均力敌,他却暴露出在小范围内“腾挪变向不够精巧”的弱点,导致有段时间虽然速度飞快、但始终堵截不住对手。当然啦,这是拿田军来对比的,跟旁人打压根儿也看不出来。
从十八号开始,为解决他的技术问题,王晋忽然就踏上了“人生巅峰”。为啥这样说呢因为他以普通签约拳手的身份,正式被调去跟随总教练赵远扬学习
老赵是啥档次散打王,金牌“特级”教练现在拳馆里够资格被他带的顶尖拳手,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五个人。如果从前赵远扬训练王晋,那肯定有人会说闲话,但如今小王同学壮观地打翻了田军,一切都已顺理成章。
清晨,馆内早课。
赵远扬迅速上步、撤步、横步,又换成左滑步、右滑步、冲刺步,在极短的时间里表演了两种步法,娴熟扎实,真是漂亮至极很难想象以他的年龄和体型,竟然能够做到如此轻松。
“看出什么没有”
王晋敬佩道:“一个散打、一个拳击”
老赵道:“没错。现代拳击运动起于十八世纪的英国,饱经岁月沧桑,它的历史最悠久,各种站立式流派的步伐也都有拳击的影子,散打、踢拳、甚至跆拳道都躲不掉,这是无可置疑的,因为不考虑被攻击腿部,所以它依然最灵活。”
王晋点头。
八几年才被正式立项为竞技项目,短短二三十年光景,散打要说从没借鉴过别家的技术,那简直纯属搞笑。
老赵摆了个架子:脚分左前右后,膝盖往内微收。这种架子非常“老式”,一看就是随时防鞭腿、随时能侧踹的散打“古董”造型,但现在都被淘汰了。他简单进退几步,似是而非,生涩难看,给人以笨拙之感。
老赵又摆了个架子:静态时重心靠中,站位稍斜一点。他再进步后顺畅了许多,重心在动态时明显前移,已经可以窥到些许的拳击式运动轨迹。
“看出什么了”
王晋仔细思索道:“散打步伐确实吸收过拳击的内容,后期比前期进步太多。拳击更碎,散打更大,不过两者相较各有所长,毕竟咱们要接腿防摔嘛,拳击可没有任何防范下盘的意识。”
老赵道:“嘿,能说出碎和大这两个字,你的苦总算没白吃。知道前晚为什么堵不住田军吗”
王晋眼珠一转:“他起腿很少,走位灵活,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像”
老赵道:“拳击你俩后期互相追逐,田军用的散打大步里实际夹杂了许多拳击的碎步,有碎步有大步,人家又防摔又防腿,步伐还能流畅切换,技术上足足甩你三条街”
王晋的主修方向为中式散打,他的“大步”几乎一成不变,虽然反应足够敏捷,但如果斗近身腾挪的话,那肯定还是两种步伐结合更厉害些。田军的“跨界”法子难度巨大,训练年限极长,普通拳手完全无法借鉴,这也间接说明了他的厉害程度。
王晋恍然道:“原来如此”
老赵道:“决赛凶险万丈噢,知道自己多么幸运吧体制内拳手必定有其独到之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你是捡了一局胜利啊傻小子”
王晋没心没肺,得意洋洋道:“切,田军再牛逼又能怎样照样被我痛快干倒了技术算个啥天赋上的差距不是刻苦就能弥补地哈哈哈哈”
老赵苦口婆心,原准备再探讨一下异种步伐的配合问题,此时瞧着表侄儿那贱兮兮的嘴脸,忽然生出了要把他扔出拳馆的念头
第七十一章就问你服不服
王晋原本就拥有一对令常人拍马难及的飞毛腿,赵总教练为了让他再“插上翅膀”,特地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亲自操刀制定下一份训练计划。
一: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内容涵盖例行的跳绳、蛙跳、爬楼梯、折返变速跑等等。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有效,这些项目可以很好的锻炼灵活性、爆发力、增强耐力,尤其是看似“入门”的跳绳运动,简直妙用无穷;
二:绳梯训练。
绳梯即敏捷梯,一种长方形、格子状的绳制玩意,模样类似于梯子。把它铺在地下,用变幻踝关节角度的办法踮脚尖快速通过每一个格子,锻炼节奏、速度、协调性以及灵敏性。此类法子拳击手练得最多,站立派、a拳手也都有所涉猎;
三:跳轮胎训练。
这明显是从泰拳借鉴过来的东西,在轮胎上做各种垫步、跳跃、腾空、空击动,可以有效强化小腿的爆发力,增加灵活性,锻炼平衡性;
四:障碍训练。
障碍为各种距离可调的小栏架,拳手快速用跨、绕、跳等方法通过,锻炼反应、协调性,通过不同距离组合还可以锻炼爆发力;
五:趣味训练法。
近距离运功式接抛弹力小球、左右腿盘带足球奔袭、以及组合跳点训练。啥叫跳点训练即在地上划出两上两下外加中间一个白点,组成五点正方形,往前、往后组合跳跃,每一次都必须要踮在白点上,练熟了就像是在跳舞,非常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
六:攻防训练。
这一项是技术里最重要的,更近乎于实战。以两人为一组按照特定规律移动步伐,或攻或防、或进或退,对空间和距离反复腾挪练习。
王晋同学的小脑非常发达,反应也堪称变态,一般二般的拳手倒当真“绕”不过他。赵总教练很伤脑筋,他要么自己上、要么让步伐最好的池虎上、要么让小级别的拳手轮番上、要么就大小级别轮换上,时而散打步、时而拳击步,长短结合、快慢结合,绝对不让表侄儿摸到任何规律
老赵的“下盘训练法”比较繁杂,不但累体而且累心,假如没有强大的意志力,那是根本无法坚持下来的。王晋当然知道“凌波微步”的重要性,只得咬牙任他施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为了计划内那些金灿灿的冠军腰带、为了梦想中那些花花绿绿的钞票,某人算豁出去了。
从六月余下的时间一直延伸到七月中旬,王晋都没有比赛任务,他天天吃、睡、训练,几乎与世隔绝,过着近乎苦行僧似的日子,当然也就不知道外界的变化了。
业余战绩排除在外,职业生涯上演十次连爆,接连斩获国际邀请赛冠军、力畅团体五人赛冠军,强势放倒全国十六强“铁霸王”张雄、大爆冷门砸翻体制内高手田军,王晋已经火遍国内的搏击圈子,业内尽人皆知可以这么说,以前他仅仅算初露峥嵘,现在是彻彻底底的成名啦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