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被德国科学家改进,截止到1945年德国一直是这项技术的佼佼者。没想到,他们竟然把这样先进的技术搬运到了大雪山的深处”
“希特勒费这么大力气在这里搞什么嘛”
“这还用问,”我道,“肯定是在监测山顶的机器。他们利用这架机器的能量来监测这架机器。是很纳粹的做法。”
说话间,我们路过众多尸骨,来到主屏幕下。抬头看,屏幕上绿斑密密麻麻的地闪烁着,构成一个圆形的轮廓。
屏幕上的每一个点代表一个探头,探头接触到的能量越大,返还回来的光点就越明亮。就此看来,这个圆盘的能量分布均匀。
如果这台设备监测的是地球轴心的话,那它就应该是一个巨大的充满能量的圆盘。
在南伽巴瓦峰里埋了一个巨大的圆盘
这有点超出我的想象力。
思考之际,屏幕忽然变亮,所有绿斑增加了亮度,持续两秒又都暗淡下去。
我不解地看向伊万诺夫,发现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主屏下面的操台上。那上面还有一圈小屏幕,每一个屏幕上都有一条不断波动的带状影像。
他观察一会儿,按下操台上一个按钮。
主屏上的光斑在几秒内全部消失,屏幕变成一片墨绿。一个心跳之后,一个光斑重新出现,继而更多光斑跃起。
眨眼之间,一幅全新的影响出现在我们面前。
本章完
正文第164章伊万诺夫的推断
这个图像让我目瞪口呆,舌头都粘在了牙齿上。
这是一个几何图形组合体,长条形的底座,方形的身子,锐角等腰三角形的脑袋,脑袋两侧排列着一些小三角形尖刺。
这套设备不只监测着一个东西,是两个
我满头疑问,见伊万诺夫再次按下那个按钮。
屏幕再次恢复之前墨绿的空白状态,而后光斑闪烁,又形成一个图像。轮廓和之前的相似,但比之前的暗一些。
不等我发问,它又按下按钮。
图像再次消失,重新出现一个明暗配比不一样的几何组合体。
他再按,再次出现。
等他第五次按下,屏幕恢复到原来那个圆盘的形状。
我忽然懂了。四个面,一个圆盘,这是监测对象不同的侧面。
一个圆盘底座,正方体的身子,四面锥体的头。
我想起布宫中的黄金模型和鲁朗的无上秘密台。
这是一座坛城
记忆轮回倒转,我想起一路以来所有人对我说的关于极乐净土、坛城和天宫的信息。
根据佛祖的谕言,我们将在刘叔的引领下进入极乐净土。
香巴拉和沙姆巴拉,这个音译的区别。
坛城是高僧幻想中的极乐境地,是各方神佛的宫殿,在藏语中也被称为香巴拉。
伊万诺夫家族笔记中记载的神秘远古机器。
希特勒派人寻找的地球轴心,在传说中的沙姆巴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