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盗墓团》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库bquku.com
测。
果然,在第二层洞窟和第三层洞窟接口的地方,我看见一个明显的接缝岩石锋利的边缘相互重叠,明显不是一整块。周围其他地方有更多缝隙,有的接合比较好,有的则完全敞开着,敞开的地方像是另外的洞口。
继续向前走一段,更多缝隙和洞口把我包围,朝向四面八方,层层叠叠,好像无穷无尽。
看着眼前奇怪的景象,我终于肯定,这些根本不是砌出来的石墙,是些经过不完整加工的大青石,上面顶着布宫的地面,下面插进岩石,我们所在的这些洞其实都是大青石之间不经意形成的缝隙。
是桩基
桩基是一种建筑基础的形式,在现代建筑中多用于高层和桥梁建筑,且多采用混凝土浇灌,以强化建筑的“抓地力”。
建造方式简单来讲就是在地面挖好固定规格的洞,穿透软土层直达坚实土层,向洞里插入钢笼,然后注入混凝土,干了之后,形成一根插入地下的桩。
最明显的桩基结构就是输电铁塔四角。
这种基础形式古来有之,有木桩、石桩以及现代的混凝土桩和钢桩。但在古代,桩基多用于水上建房,目的是防潮防汛,到了隋唐时代才少量用于寺庙建塔。
然而,在那个时代,它竟被用于建造如此庞大的宫殿,并且采用一种前所未见的层式多点的桩基设计,设计师该是何等有胆识、有见识的建筑大师
这才是布达拉宫历经数次大地震仍宛如磐石的真正原因
西藏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震频发,但这座屹立在红山顶上,高达170多米的宫殿却从未在地震中受影响。
佛教徒把这归功于佛主的护佑。
也有人说是“白马草”起到的缓震效果。
看了眼前这座桩基我才恍然大悟,它之所以屹立不倒是因为它有这世界上古往今来任何建筑都无法比拟的坚固地基
回到眼下,这桩基带给我们的除了震撼还有麻烦。这盘丝洞一般的复杂洞穴系统无异于是一座迷宫,我们现在只距离石门前的空地不到十米远,却已完全看不到它。
不过既然平面图上的入口是在这里,就证明在这复杂桩基中隐藏着一条道路可以通往藏宝的密室,守誓人记忆的内容也许还包括这条秘密通道。
有人能做到,我们就能做到
我们简短地商量了一下对策,沿着指南针上西偏南60度的方向前进。这次我走在前面,负责辨别方向,疯子走在最后,拿记号笔在墙上做记号。
洞穴幽深空旷,一丁点声音都会被无限放大,沿不同的洞口朝四周扩散,不时也有声音从远处传来,让人不寒而栗。
我每走几步就看一眼指南针,挑选最靠近前进方向的洞口,然后尽量在下面的洞口调整回来,有的时候一连好几个洞口都偏离方向,让我担心是不是没有机会调整了。
好在,半个小时以后我们基本还在原来的方向上。
但随着洞穴不断深入,我产生一个新的疑问。
为什么这些大青石有的地方被磨得圆滑,而有的地方还保留着起初的棱角呢
从石头各种各样的形状上来看,它们没有经过加工,但我们走过的这些相对较宽的洞穴两壁却呈内凹的圆弧形这也是我起初误认为它们是洞穴的原因弧形的内部十分光滑,同在一个面上的上下两端却很粗糙。
有的切口可以看清楚,双面弧形已经把这些称重石变成了两头宽中间窄的“工”字形,这几乎是承重结构的大忌,不可能是建造之初有意打磨的。
那这洞穴圆形的形态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有一个猜测,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再看洞穴深处,更加阴森恐怖。
这时,疯子一声叫喊把我吓得半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轮回小说】【未来小说】《野火》【22文学】《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穿书后成了狼孩》《洛杉矶之狼》《1978合成系文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