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

第70章 喜忧参半

解试依惯例在中秋,并无意外。杨寘国子监第一,很多人都在传说他这一届有可能三元及第。国子监共解一百余人,苏颂和韩绛都是前十名以内,杜中宵二十一名。一般来讲,在国子监的解试中前十名以内的,基本最后都会中进士,鲜有例外。二十名是个分界线,在两可之间。

看过榜单,杜中宵心情有些沉重,自己依然在生死线上挣扎。

一起看榜的苏颂安慰道:“你何必闷闷不乐?这几次科举,国子监都有二三十人上榜,只要省试殿试考得好一些,甲科也有可能。”

杜中宵摇了摇头:“我自己的事自己知道。虽说耕读传家,自小有家父教导,但底子浅薄,自然比不了那些家学渊源的。此次解,正可看出依我现在学问,勉强可中进士,但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失之交臂。本来此次考完,我想回家看一看,等冬天再进京。考成这样,只能作罢。”

经过一年多的强化练习,杜中宵已经能在规定的格式内,写出四平八稳的诗赋。但对于经典史籍没有精读,做文章总有疏漏的地方,往往不能把题目中所含的意思说得完全。特别是,不能跟现在的人一样,什么事都扯到皇帝的行为言辞、朝臣议论上,在天人感应的阐上更是弱项。自己虽然知道这些缺点,却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改正。

这是关于政治理论的重大缺失,到了进士考试的层次,天人感应是重要内容。这不是简单一句封建迷信可以说清楚的,而是从汉朝之后千年的系统理论。怎么立论,怎么挥,怎么跟实际相结合,是一门大学问。就跟杜中宵前世的政治考试,最后的大论述题,几乎必然是联系马列理论的基本原理,再加上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才能得高分。做解答的时候,只要把标准答案中有的几条基本原理列上,后面的分析再差分数也不会太低。这个年代的进士考试,实际上一样的。而更要命的,这个时候的儒生,既受到天人感应理论的影响,又不尽信。这其间的分寸拿捏,对理论不扎实的杜中宵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杜中宵可以下苦功,防止考试中所有的小错误,保证没有错别字,不会出韵,但诗赋和论策中的理论展开,一直无法做到圆转自如,总给人生拉硬套之感。进士考试的题目,往往出自经典和正史,从里面摘出一句话来,要把历史和实际相联系。这个年代要考的内容,恰恰是杜中宵前世教育所摒弃的,短时间哪里能够转过这个弯来。自己想转,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走不多远,正碰到韩绛、韩缜兄弟。

寒暄毕,韩绛道:“诸位都顺利解,何不去酒楼饮两杯酒庆贺一番?”

杜中宵不好扫几人的兴头,点头应允。

到了酒楼落座,饮了几杯酒,话题不知不觉就转到这次解试上来。

韩绛道:“我们几人中杜兄最少年,也以高第解,若无意外,高中进士当不难。如此年纪,能够进士及第,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可喜可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库【bquku.com】第一时间更新《风雨大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倒拔三国明末:边军不退大唐小说家清末土司王(HP)Forgive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春枝缠大明风流最狂上门女婿带着美女闯三国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玄天宗修行记事朕,乃万岁!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谍海无名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在异世界召唤谍战风云录:大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我家娘子太体贴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大宋小农民乱世种田日常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